马来西亚文昌籍华侨李之友大家庭的春节全家福。 谢向荣 摄
林明炳先生把1950年华侨在马来亚生活照片挂在墙上当装饰,告诫自己父辈创业的艰难。苏建强 摄
年前,华侨林明炳亲自下厨,准备年节的琼粤、马来风味菜肴。
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符王润
在海南,自明代以来,便陆续有苦于贫困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大海上几经漂泊,远渡重洋到新的国度去寻求更好的生活。落地之后,他们便在当地扎根,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番天地。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这些在国外扎根的华侨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改变不了的,却是对家乡的那份情谊。即便是出生在国外的华侨后代,也依然是乡音未改。而在国外依然遵循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也体现了华侨们对家乡情谊的坚守。这其中,寓意着除旧迎新,团团圆圆的春节,对华侨们来说自然也是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以前小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了。”2月10日,腊月廿二,坐在自己那家位于海口水巷口的马来西亚餐厅中,56岁的马来西亚华侨林明炳回忆起了自己在马来西亚度过的那些春节。这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万宁人,直到成家立业之后,才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乡。
而对于家乡的种种节日,林明炳却并不陌生。一直以来,在马来西亚,华人传统新年的各种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
马来西亚春节:
冬至过后年味渐浓
林明炳介绍,马来西亚的春节,在冬至就开始提前进入春节的氛围。“从冬至开始,就陆续可以有鸡肉吃了。”回想起小时候盼望吃鸡肉的心情,林明炳不由露出笑容,“小时候最盼望过节,因为可以有鸡肉吃。平时我们有猪肉吃,但要吃到鸡肉却很难。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趁着过节都可以吃到。”
过了冬至,年味就渐浓起来。主妇们也开始为过年准备糕点。林明炳还记得,这段时间是母亲最忙碌的日子。华侨家的主妇们往往会三两家聚在一起,每人出些面粉、糖等材料,一起制作年糕、椰香冰等糕点小食。“我们在马来西亚制作的年糕也和海南的差不多,但就是按照马来做法,在里面加了一些椰汁调味,年糕多了一份椰香。”林明炳说。
农历12月16日这天,是“尾牙”。到了“尾牙”,商家就不再赊账,而是开始往回追回债款了。林明炳介绍,这一天,也算是生意人的总结了。老板会宴请员工吃饭,慰劳员工一年的辛劳。这天饭局上,必定会有一盘白斩鸡。若是老板不喜欢哪一位员工,他便会把白斩鸡的鸡头对准这位员工,暗示其过完年后不需要再来上班了。这位员工在收到年底的工资和花红后,春节后便会自动离职。若老板对每位员工都很满意,则鸡头就对着自己,表示没有开除的员工。
农历12月24日,当地的广东华侨都会送灶君。但这样的节日对于海南人林明炳却并不陌生。这一天,是灶君返回天宫“述职”的日子。人们必须备置很多甜的东西,是为了让灶君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时,嘴巴甜一些,能多为自己说些好话,保佑来年顺顺利利。
送完灶君,家家户户便开始了春节前的大扫除。主妇们除了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外,往往还会将家中的窗帘换掉。林明炳介绍,这些窗帘被换掉后,在善于持家的主妇手中又会变身抹布,一点都不会浪费掉。
在将房室打扫干净后,便是贴对联,挂装饰。那时候大多数华人的对联都是请人手写的。林明炳还记得,小时候隔壁的老先生写了一手好字。每到过年前,这位老先生就会买来一大叠对联纸,写好了分送给相识的同乡们。“我们家的对联都是那位老先生写的。”在那个远离家乡的年代,春节,是个能够温暖华侨彼此情谊的节日。
到了大年三十,团圆饭必不可少。无论家人分散在哪里,都会在这一天齐聚吃上一餐团圆饭。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吃着糕点小吃,说说这一年家长里短。在林明炳记忆中,这天是家中最为热闹的一天。
在那个年代,只要进入了大年三十,吉隆坡大多数的商店和咖啡厅的店铺都会关门休息,因为无论是店主还是客人,都会留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
年三十晚上,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大年初一的凌晨到来,家家户户点燃鞭炮,迎接新年。而放鞭炮的习俗,在1969年随着禁燃放炮竹的规定出台才最终结束。
大年初一,华侨们遵循不杀生的习俗,更为严格的,则要吃斋。“如果大年初一要吃肉的家庭,会在年三十这一天提前将鸡宰杀好,以便第二天烹制。”林明炳说。
和海南一样,初二是女儿们带着女婿,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娘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