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为父亲掀开了马中传统友谊的新篇章,现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始终对马中友好关系的继续保持充满了信心。
资料图:2009年5月2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展示即将发行的纪念首日封和邮票封套。新华社发(张纹综摄)
作为东盟10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马来西亚一直希望通过合作赢得更多的收益。马中两国建交的历史在2014年5月达到了40周年,此前双方一直宣称要以热烈的庆祝活动进行纪念,并且已经分别精心准备了许久。
但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震惊了全世界,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包括150多名中国乘客)的航班失联,事件真相也尚未浮出水面。外界也都在留意,马航失联事件会不会对中马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五个月前的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对马来西亚进行了友好访问,新华社的报道认为“中马关系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由于近年欧美经济持续低迷,马来西亚将更多依赖亚洲国家,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只愿意更加密切。
3月30日,马中友好协会等10多个马来西亚团体联合发布了一份文告,对马航MH370航班的乘客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坚信马中关系不会因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受到影响。
马国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上个世纪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包括马来西亚华人在内的数千名“南洋华侨机工”投身于中缅战场,其中1800余名马来西亚子弟魂断滇缅公路,成为永远的历史丰碑。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之后仍属英联邦国家,其实行民主移植建立了议会君主制政体,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多数党组织内阁。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以下简称马华)与马来人政党巫统合作对抗马来独立党,之后结成联盟,随后印度人的国大党加入其中,基本形成了巫统独大的马来西亚政党政治格局。
1974年,以巫统为主导的“国民阵线”正式成立,先后吸收了14个相对独立的政党加盟,但马华仍为其中的第二大力量。同年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敦拉萨访问中国,随后在5月31日宣布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此举不但为东盟国家同中国建交打开先河,而且还引发了许多关注与争议。除了一直坚持“反共立场”的马来西亚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还有中国正处于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中,但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渐渐消除了外界的喧嚣。
进入20世纪90年代,马中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更加强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尤其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收获的中国更成为马来西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增长。2004年,马中双边贸易额达262.61亿美元,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新加坡;2013年,马中的双边贸易额首度达到1060.8亿美元,马来西亚成为继日本、韩国后第三个与中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亚洲国家。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12.6%,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双方协商的2013-2017年经贸合作五年规划,马中双边贸易额将在2017年达到1600亿美元。 良好的经济关系背后自然是友好的政治交往,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马中两国高层一直坚持互访和接触频繁。自1990年至2004年间,马来西亚前三任最高元首阿兹兰、贾阿法和萨拉赫丁先后到访中国,前总理马哈蒂尔和下议长扎希尔在职期间也多次访问中国。而中国方面也积极回应,历任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也多次前往马来西亚访问。
2004年5月,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两国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双方还发表《联合公报》,一致同意推进两国战略性合作。除了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马中两国旅游更是合作密切,双方还互为重要旅游客源国,每年人员往来超过300万人次,每周往来航班超过100架次,在马来西亚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时,旅游业也成为马来西亚第六大经济支柱。
郑和的形象和华人的作用
马来西亚一共有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马来人约占总人口的55%、华人占24%、印度人占7.3%、其他民族占13.5%;马来人以农为主,主要居住乡村,而华人、印度人和其他群体则以城市生活为主;每个族群分别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
自1997年以来每年农历中秋节,马来西亚华人都会在全国各地举行“各族同欢庆中秋”的各式晚会,同时邀请所有非华人的马来西亚国民参与庆祝,首相或副首相届时都会出面支持华人的这个节日,并以华语问候大家。 首都吉隆坡的中秋之夜,城市主要街道总是被华人们布置得多姿多彩,舞龙、舞狮和点灯笼等充满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歌舞节目吸引着各民族市民,甚至有许多西方游客参与其中——他们快乐地手提灯笼四处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