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来西亚华文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华人并不是一个板块,而过去学者习惯区分类法大概将华人分成华侨、土生华人、海峡殖民地华人等几类。然而,更多的情况是学者们以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来进行归纳。
事实上,马来西亚由好几个区域所组成,每个区域社会都有自己的历史脉络。简言之,我们不能随意说大马华人社群形成之经过有那些典型。一山、一庙、一校可以是普遍存在的华人聚落的结构,但不是一种绝对现象。吉隆坡就是多个义山、多间庙宇及多所学校同时存在的例子。
会馆组织不一定是华人社区必定存在的机构,举例而言,吉打州的一些小渔村的华人聚落,例如距离双溪大年约26公里的成杰(Singkir),就是有一所华小和一座义山,却没有会馆存在的华人社区。不同同籍贯的人士混居一起,百年来在高峰期华人也仅只有三、四十户,虽然当地华人的籍贯不同,但因为华人人数稀少,自然而然的产生群聚性,在英殖民时期就发展出自治需要的互助会。在邻近的几个华人聚落的内部结构也极为相似。方言组织、同乡会、姓氏会馆没有存在的条件。这一类区域华人的特性,过去鲜才被学者所发掘。尤其是对马来西亚不了解的大部份中国大陆、港台学者,更难以想象区域华人聚落的差异性。
如果花点力气走入民间,能够挖掘出马来西亚华人其实是个多元社会。丢掉大中国的历史包袱,才能够看到真实的情况。
中国摄制的纪录片《下南洋》把中国历史的大帽子扣在马来西亚华人先驱的头上,事实上当年的出洋和今天的跳飞机有很多地方是极为相似的。抵达南洋,为了适应在地社会而进行文化调适,经年累月发展出不同的社会面貌。过去被那些为不够用功、投机取巧的学者所建构的大马华人研究范式,看来已经不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