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应纳入“海上丝路”申遗预备名单
然而,这样一个南海航线上的重要节点——海南,至今仍遗落在中国“申遗”预备名单之外。海南没有被纳入其中,“海上丝路南海段”的申遗也便无从谈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专员杜晓帆博士回忆,26年前的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研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标志着世界对这条横跨亚欧十五国、全长8000多公里、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文化线路重启了“申遗”之门。但是关于世界遗产,国内当时对其并没有很高的关注度,“那一年,其实中国已经有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6项世界遗产了,但国家文物局只在内部的一个工作会资料上一笔带过,远没有今日的热度。”
我国对丝绸之路申遗问题的认识以及启动相关的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比较下则更晚。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是2002年始于福建泉州的,距今已过了12年。2002年,福建省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签发的申报文本,之后经历了遗产点的研究、环境整治、联合国官员考察等工作,但由于“海丝”是一个文化线路项目,以泉州一地申报,一直未能得到联合国遗产组织的认可。
到了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丝绸之路”入选,包括了陆上和海上,海上丝路申遗城市主要是泉州和宁波。到了2009年“无锡论坛”期间,国家文物局扩大了申遗省份和城市,扬州、南京等城市陆续加入申遗行列,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预备名单显示,海上丝路项目由江苏南京、扬州,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福州、漳州,山东蓬莱,广东广州,广西北海等“6省9市”构成,遗憾的是,拥有丰厚南海文化遗产的海南一直没有列入该名单。
有的省市列入,有的地区却是空白,链条残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斌就指出,南海本就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陆缘海,其实过去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人为割裂了整个线性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各自为政的研究南海丝绸之路,其实早已不能适应保护和申遗的需要,必须多地合作,视为整体,研究格局也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