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周年。马来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并已开始早期收获。2017年新年前夕,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就中马两国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政治互信、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新进展、新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
记者: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国家,您认为两国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哪些有利因素?
黄惠康:中马两国合作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基础。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最早、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是最早收获成果的国家。
历史上,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为两国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郑和精神”至今仍是两国推进合作的指引。43年前,马来西亚是东盟各国中首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自中马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快速、稳定成长,我国将中马关系定位于“三好”,即马来西亚是我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两国务实合作坚实的政治基础,当前中马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亮点纷呈,并且始终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前列。2016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周年之际,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访问。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都在顺利推进,尤其是两国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抓手的推动下实现着全方位、跨越式的推进。
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精准概括中马两国关系:
“三点合一,地位重要”,即马来西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支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在地缘上,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战略要冲,蜿蜒近千公里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重要的海上运输线。在政治上,马来西亚是东盟的中坚力量,目前东盟已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在2050年前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与马来西亚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好定位,基础扎实”,即马来西亚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发展两国友好的坚实基础。
“三大辐射,潜力巨大”,即中马合作共赢辐射东盟、辐射穆斯林世界、辐射印度市场。马来西亚与穆斯林世界有天然的联系,有世界权威的清真认证体系,获此认证的产品可畅通无阻地进入穆斯林世界。印度裔是马来西亚第三大族裔,与印度市场联系紧密。
“三大风险,总体可控”,即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较低,总体上可控。
“三大优势,顺势而为”,三大优势即政治稳定、经济互补、人文相通,两国地理邻近,合作基础好,加上合作认知程度高,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完全可以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目前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进展如何,有哪些新的合作方式或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计划?
黄惠康:中马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有四大抓手,每一个抓手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一,在贸易方面,中马双边年度贸易额已达到了千亿美元量级,在全球范围内,马来西亚是我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中马贸易额曾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201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63亿美元。马来西亚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7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未来两国还将加大力度挖掘贸易潜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开拓新领域,推进中马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水平。
第二,在投资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产能合作,中资企业走入马来西亚已形成良好势头,2015年一年我国在马来西亚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额达5亿美元,2016年,中国已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外资来源国。
在投资领域,现已形成“中西一城”、“东西两园”、“南北三路”六个旗舰项目:
“中西一城”是指未来中资企业将联手马来西亚合作伙伴,投资超过1500亿马币,在马来西亚首都城中央打造一个地上、地下联动的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在约3000亩的土地上进行高标准的智能城市建设。这“一城”将集大吉隆坡地区的交通枢纽、马新高铁起点站、区域总部、高端旅游、购物、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
“东西两园”是指马来西亚半岛东部沿海的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和西部沿海的马六甲临海工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与我国福建省、海南省隔海相望,第一座年产35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厂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17年底竣工,投资额达14亿美元,其他在建的大型项目包括陶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正与关丹港的建设联动推进。马六甲临海工业园在设计中是集深水码头、造船修船、远洋补给、卫星导航、临港产业五大定位于一体的大型园区。广东省已与马六甲州缔结了友好关系,并开辟了直达马六甲州的空中航线。未来,马六甲临海工业园将与关丹产业园通过铁路连接,东西联动开发、共同推进。这将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为两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样板和可复制的品牌。
马中关丹产业园
“南北三路”是指南北纵贯马来西亚半岛的三条重要铁路项目。第一条是南部铁路,这是马来西亚既有铁路的改造项目,马政府已正式将该工程授标给中国铁建牵头的联营体实施。第二条是东部沿海铁路,全长600多公里,投资额550亿马币,马政府已正式授权中交集团实施,该项目目前正在设计勘探中,其延长线将抵达马来西亚最大的港口巴生港,项目计划2017年开工,6年时间竣工。建成后,这条铁路将是马来西亚东部沿海的第一条铁路,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同时也将成为未来泛亚铁路中的一段。如果泛亚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将来,人们就可以乘火车从中国昆明出发、经过老挝、进入泰国、从曼谷抵达吉隆坡、从吉隆坡南下新加坡,也就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在昆明坐上火车,经过一夜的旅行,第二天早晨便可在吉隆坡喝早茶。这将极大地促进中马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第三条是马新高铁,即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速铁路,这也是马来西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350公里,投资额超过120亿美元。我们有信心使马新高铁建设成为中马合作的结晶。
第三,在海外工程承包方面,我国目前是马来西亚重大工程施工总承包(EPC)的主要合作方,已承接了超过300亿美元的重大工程施工项目,包括20多亿美元的南部铁路项目、130多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项目,已经施工完成的项目达20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承建大型项目方面的能力受到马来西亚的高度认可,我们以先进的技术、包括本土化在内的互利合作战略、优良的性价比、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声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四,在金融方面,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走进马来西亚,中国银行马来西亚分行已经是当地的“老店”了,2015年又建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业务不断扩展,中国建设银行刚刚在马来西亚建成分行,未来将有更多中资银行走入马来西亚,为两国大规模的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支撑。
未来两国继续推进传统经贸合作的同时,还将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第一是“互联网+”。纳吉布总理对华访问期间,知名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和它的领军人物马云,与纳吉布总理达成了重要共识,即阿里巴巴将进入马来西亚助推电子商务发展,马云同意出任马来西亚电子商务委员会顾问,并在阿里巴巴旅游网开设马来西亚专区,重点推介马来西亚旅游资源。同时,阿里巴巴还将帮助马来西亚打造现代化物流产业。未来在数码经济、“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两国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
第二是充分利用马来西亚海洋和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两国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合作,打造大型的渔业终端。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渔业企业进入马来西亚是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结合自身优势与马来西亚互补发展,同时促进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因此,马方积极响应,愿与中国携手共进,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造福两国人民。
记者: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个特别大的亮点。2016年年初,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迎来了首批当地学生,9月份又迎来了第一批中国内地学生,您认为中马两国联合培养综合性人才这一举措,未来将对中马及东盟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建设中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黄惠康:在人文领域中,文化、教育、旅游和民间交往是四大抓手。马来西亚在人文领域与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交往史和很强的互通性,因为在马来西亚三大族裔中,华裔是第二大族裔,人口总数达730多万,马来西亚宪法体制中也融入了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并存的理念和制度,华人得以在此保留良好的文化传承,得以实现参政议政并拥有独立的政党。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维持了独立的、由小学直至大学的华文教育体系,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目前马来西亚有千余所华文学校,在校人数超过百万,其中既有华裔子弟,也有马来人子弟、印度人子弟。此外马来西亚还有61所完全以华文作为教学语言的6年制独立中学,其教学模式与中国的中学教育颇为相似,甚至会采用中国编写的教材。另外还有3所华文大学。
在此基础上,厦门大学作为第一个走出家门到海外办学的中国名牌大学,为中国高校走出来创造了先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厦门大学走进马来西亚,有其历史必然性,因为厦门大学最初是由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倾其所有创办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已近百岁的厦门大学用其自己的努力回馈当年曾培育它的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目前已有1400多名学生,预计到2022年,在校学生人数将超过5000人,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万人规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将融合来自马来西亚本地、中国内地、其他东盟国家等不同来源的学生,打造一所国际化、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两国政府对此也格外关注,各部门鼎力相助,尽全力将其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如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已设立了中国大使奖学金,我国政府未来也将积极鼓励国内学生赴马来西亚留学,两国政府也已就进一步加强教育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还就相互承认高等教育文凭达成协议。这些都预示着两国教育合作的灿烂前景。
记者:您谈到两国在人文领域的合作有四个中坚抓手,分别是教育、旅游、文化和民间交往,在文化和民间交往这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中马两国合作交流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惠康:中马两国推进全方位的务实合作,要通过政策沟通取得高度的政治互信,通过民心相通使“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文化和民间交往正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和表现,两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文化是民族的魂,教育是文化的根,马来西亚有良好的华文教育根基,有超过万余个合法注册的华人社团和发达的华文报业,它们都是中马人文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马来西亚华人中,流传着两句经典民谣,“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是说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晨昏须上祖宗香”,可以看出这里依然有非常兴旺的传统文化。 两国在努力加强人文交流方面,将落实几项重大措施:第一,我国将在马来西亚创立中国文化中心,计划2017年正式揭牌。第二,我国将持续向马来西亚派出高水平的文化团体,满足当地华人社群对中国文化的渴望。第三,促进双边的交流,邀请马来西亚文化团体来华访问,同时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将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融入其中,提高其认知度。第四,推进智库交流和青年交流,在各方面实现民心相通。
黄大使在采访的最后强调:“中马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已成为彼此可相互信赖的朋友和可靠的伙伴。双方会继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记者李默 曹波)